2018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,除評量閱讀、數學、科學能力之外,將增加「全球素養」。圖為楊梅國中學生響應世界展望會飢餓30活動。記者鄭國樑/攝影

分享 國際經濟暨社會組織(OECD)認為,未來公民應具備「全球素養」,2018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,除評量閱讀、數學、科學能力之外,增加「全球素養」 (global competence),台灣PISA計畫共同主持人林素微說,這是要培養學生有「導航能力」,具備解決問題的方向性,目前讀國一、國二學生,兩年後將成為第一批抽測對象。●15歲開始關心青少年移動力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指出,PISA2018,將首度將「global competence」納入評量,一般中文譯為「全球競爭力」,最後傾向定調為「全球素養」。台灣PISA計畫共同主持人、台南大學教育系統計測驗所助理教授林素微指出,「全球素養」評量範圍涵蓋全球議題」的知識、技能、態度和情意,例如,全球就業力、青少年移動力等議題。林素微表示,PISA題型會設計情境,評量學生接觸到全球化議題、多元文化情境,如何蒐集訊息、理解包容、因應衝突等。她舉例說,台灣產業要從西進轉往南向,當某個產業進入越南、泰國等地設廠時,除了經濟之外,也可能對勞動條件、環境、文化帶來衝擊,學生能否從全球化國際視野來看問題。●全球素養會出現城鄉差距?台灣學生過去在PISA評量成績,數學能力一直名列前矛,但台灣學生的學習落差,也是全球最大。未來在「全球素養」能力評量上,是否也會出差城郷落差?林素微對此並不悲觀,原住民、新住民等族群,自己本身就生活在「多元文化」的議題裡,而全球素養重視的尊重、包容、理解等能力,他們更能感同身受,不會像知識性的學科那樣,輸給都會孩子。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組長許麗娟說,目前的九年一貫課綱及未來的十二年國教課綱都有呼應到國際視野、多元文化等議題,PISA評量的是「能力」,不是「學科知識」,希望老師和家長不要過度緊張,誤以為又要增加學習負擔。●國際學伴幫助偏鄉拓展國際視野許麗娟說,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「共好」,就是希望學生成為全球公民,教育部也會持續推動國際學伴計畫,邀請來台外籍學生與偏鄉國中小學生多交流,不只是提升英語能力,更重要讓學生對國際社會與多元文化有更多的理解;另外,很多老師已在做翻轉教學,用提問、討論、分組合作等方式,取代傳統知識的傳授,這些教學策略的改變,都有利於台灣學生未來在PISA評量素養指標的表現。PISA2018試題,將在明年3月底至5月初,在台灣小規模試測,正式參考題型預定在明年底公布。PISA 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推動的跨國評量計畫,從終身學習的面向來看待教育的真諦,包含正式與非正式的環境,諸如正規課程,課外社團,家庭環境,學校氣氛等。



  • 各式濾水器過濾器選擇
  • 專業 過濾器、濾水器水世界、魚池過濾器、地下水處理、濾水器設備、水塔前置過濾器、軟水機、濾水器銷售與安裝服務。
  • 水世界生活館:http://www.liang-huei.idv.tw
  • 光頭水生活館:http://www.base-dealer.com/filter
  • Email:free.huei@msa.hinet.net
  • 服務專員:陳先生0913141410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mmyjimmiy3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